查看原文
其他

知行合一教育规律:本质内涵与时代意蕴 | 智库

郭元祥 人民教育 2022-09-19


民小编说


尊重教育规律是我们做教育的基本要求。在前面,我们也谈到了很多关于教育规律的思考。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深入认识“知行合一”——


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需要在育人体系上处理好知与行、认识与实践等关系,克服知行分离、远离社会、实践缺失等问题,切实做到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”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”“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”。[1] 因此,必须遵循“知行合一”教育规律,树立正确的育人观,深化育人方式改革,完善育人体系,发展素质教育。


一、知行合一规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


知行问题自古以来是哲学、伦理学、教育学等领域涉及人的成长的经典问题。知行合一教育规律,既是人类思想史的智慧结晶,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,更是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。


01

我国“知行合一”思想

“知”与“行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论及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等问题的基本范畴。孔子的《论语》开篇就提出了“学而时习之”的主张,“学”具有“认识”的含义,是指对“仁”“义”“礼”“乐”等观念的理性学习;而“习”则具有“实践”“体验”“行动”之意,不单是“温习”。关于“知”与“行”的关系,孔子进一步论述:“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”“不知而作”,无知而行,必一无是处。“择善而从”,“择善”是指基于对仁、义、礼等的认识所作出的判断,善即良知,“择善”是对良知的把握与遵循。“从”即遵从、执行、行动或实践,“善”是“从”的根据。但是“知之次也”,仅仅是知道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观念,是次要的,还必须去“从”而“作”,去实践,在生活中去表达与践行善的观念,说明了“知”必须走向一种作为伦理实践的“行”。


知与行究竟孰易孰难、孰因孰果、孰轻孰重?《尚书·说命》曰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;非行之难,终之斯难。”意指并不是说懂得道理很困难,而是真正难得的是行动并在行动中坚持下去,这或许就是“知易行难”的出处。其实,其意不是说“知”就很容易,而是意味着“知”难“行”更难。知难,即“致良知”之难,建立善的观念之难。行难,即坚持行动直至目的之难。《孟子·尽心》曰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孟子认为大多数人是“行”而“不知其道”,“知其道”难于“行”,因而“行易知难”。针对朱熹、陆九渊等关于“知先行后”“知轻行重”的观点,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沿袭了“知易行难”观点,但反对把“知行”分为两截,提出了“知行合一”思想。王阳明在《传习录(卷5)》中论及知行关系时说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在;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”,认为知与行本是一个功夫,知行本是合一的,不是“两截”功夫。王阳明还认为,“知”含于“行”,“行”亦含于“知”,“知”乃行之知,即良知;“行”乃知之行,即善行。但是,“行可以兼知,而知不可兼行”,即行可以兼容知并带动知,而知对行缺乏同等功能,知行互相转化,知行合一方可“致良知”。到了20世纪初,教育家陶行知提出“生活即教育”“社会即学校”“教学做合一”等教育学说,强调生活是个大课堂,“知”源于生活、源于经验,源于“行”,是以“行”为先、以“行”为基的“知”,是“行”所至之“知”。陶行知的三个教育学说都蕴含着知行合一教育规律的丰富内涵。


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党的教育方针所包含的“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、为人民服务”“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”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等内在蕴含,都凝结着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“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”“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”“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”“注重学用相长、知行合一,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”等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都包含着丰富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。


02

知行合一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

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,也一直是西方哲学、教育学等领域的基本问题。20世纪70-80年代以来,随着“课外活动课程化”“问题导向学习”“应用学习”等实践课程、实践学习方式的不断兴起,重视实践育人、实施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共识。1972年,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兴起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布了《学会生存》报告,强调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“进入生活”。[2] 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的《德洛尔报告》中明确提出“学会认知”“学会做事”“学会共同生活”和“学会生存”是教育的四个重要价值支柱,更重要的是,要把基础教育视为“走向生活的通行证”。[3]近20年来,随着科技突飞猛进和世界格局变迁,加强环境教育、生命教育、创新教育、实践教育,变革学习方式,发展学生高阶思维,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培养,已成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。


二、知行合一规律的本质内涵


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,要使人成为人。“成人”,即成为具有社会本质、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的人,成为完整的人。完整的人,必定是身心和谐的人、全面发展的人、知行合一的人。


01

知行合一的基本范畴

知行合一教育规律,本质上是“知”与“行”两个基本范畴的对立统一。“知”的本质是知性、理性与逻辑,“知”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。我国古代思想家的“知”范畴,涉及“知”之目的、内容、态度、境界、过程、方式、方法、功用、途径、环境等多个维度与内涵。总体上看,“知”具有认知结果与过程的含义,且皆与“心智”和“观念”有关。“知”作为名词的认知结果,是指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,包括三个方面基本内容:一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认知结果,如科学知识或书本知识等,即关于“真”的知识。二是关于人的社会行为的价值规范知识,如道德观念、价值观念等,即关于“善”的知识。三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认知及其体验的知识,如情感知识、艺术知识、审美知识等,即关于“美”的知识。知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、理智价值、审美价值。通过知识教育,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所凝结的文化元素,占有人类认识成果,获得间接经验,习得文化,形成文化认同、观念认同、思想认同。“知”也指作为动词的认知、认识等活动的过程、方式、态度,即认知学习、书本知识学习、理论学习。在古汉语中,“知”通“智”,是指人的理性活动、智力活动。知识教育,一方面指向的是“科学世界”,另一方面也是指向人的认知发展过程,特别是感知能力、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。从而,知识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“启智增慧”,为学生成长奠定认知基础,即“知是行之始”。我国把“认知能力”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,[4]体现了“知”对于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,凸显了认知发展对于学生成长的基础作用。


“行”的本质是感性、活动与实践,“行”是人的存在样式。从根本上说,与“知”相对应的“行”的范畴本质上是指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过程,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,即实践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具有三层基本内涵:“第一,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的感性活动;第二,实践概念确立了主体性的维度;第三,实践概念体现了主体改变世界的价值关怀。”[5]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,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。实践观概括了“行”的本质特征。“行”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感性活动,“行”是主体有目的的社会活动,“行”是主体基于价值关怀改变世界的实践过程。总之,“行”就是指人的实践行为方式、实践行为表现、实践活动能力,是在日常生活过程、特定专业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目的、有价值的行为。人的综合素质都是在行为中、在活动中、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,是人的已有知识、价值观念、思想意识、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。


02

知行合一规律的本质内涵

知行问题本质上关涉认识与实践、理论与实践、知识与能力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、思想意识与社会行为、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、作用及相互关系。知行合一教育规律的本质内涵指向的是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方式。知行合一教育规律具有以下本质意义。


第一,知与行互为基础、相互促进。教育必须重视知与行的相互联系,发挥知与行对于培养人的基础功能,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一方面,知是行之始,即认识、认知、知识、观念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,知识、认识为行动和实践提供了理性基础、理论指导、观念前提。无知的实践是盲目实践,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、道德观念、价值观念、审美观念,获得终身成长必备的基础知识。同时,充分发挥认识、知识、观念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,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,发展智力,启智增慧。另一方面,“行”乃“知”的目的、结果和表现,也是促进

“知”进一步提升与完善的途径,更是核心素养表现的根本方式。无行的认知和观念是空洞说教,教育必须克服知行分离的局限,重视实践,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、生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。


第二,知与行互相包含、相互转化。教育必须把握知与行的相互依存关系,促进知与行的相互转化,实现转知成识,转识成智,以文化人,持之以恒。严格地说,教育与所有其他专业活动一样,“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实践”,[6] 知识无涉的教育是不存在的,但教育必须确立一种指向实践的知识观、学习观,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深化知识理解,通过知识学习内化知识凝结的逻辑与理性、德行与智慧、历史与文化、情感与审美、社会与生命的价值;在做中学、学中做,开展学科实践、道德实践、审美实践、社会实践,促进知行互动,使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身心和谐、美德养成和社会成长的过程。


第三,知与行对立统一、合而为一。教育必须处理好知与行之间的辩证关系,体现知与行育人价值的关联性和一致性,体现知与行育人过程的动态性与相容性。促进知与行的相互协调、和谐统一,达到身心和谐、情知互动、知行一致、全面育人,将知与行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全过程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中达成知行合一,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,在理论联系实际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、课程与课外相结合、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中促进知行合一,使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认知发展、美德养成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。


三、遵循知行合一规律,深化育人方式改革

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必须把握知与行的辩证关系,在教育价值观、育人方式、育人过程上做到知行协同、言行一致、行知互动、相互转化,实现知行合一。


01

确立知行合一的育人价值取向,

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
确立知行合一的育人价值取向,必须“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”,明确“培养什么人”的问题。知行合一规律确认了人的社会本质与实践属性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;人是社会的人,社会是由人构成的,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。从人的发展看,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人本身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;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,实践是主体有目的、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。人的发展过程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,人不仅仅是“认知主体”,更是一种“实践存在”,是一种与客观世界具有存在关系、伦理关系和精神超越关系的“实践存在”。


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与实践观,遵循知行合一规律,教育必须将学生置于社会关系之中、社会生活之中、社会实践之中,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认同、身份认同、社会认同、价值观认同,并具有正确的社会观念、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、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。遵循知行合一规律,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,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教育必须“致良知”,立德育心、“培根铸魂”。学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重视爱国主义教育,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以德为先,以德为重,立德树人。


02

优化知行合一的育人过程,

创新育人方式

优化知行合一的育人过程,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,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“五育融合”,发展素质教育,明确“怎样培养人”的问题。知行合一规律确认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、实践论和唯物辩证法。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人的认识过程遵循从认识到实践、到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这一不断提升的过程。从人类的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,获取科学认识、思想观念,同时还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,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,实践出真知。


遵循知行合一教育规律,必须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、认知学习与实践学习、理解世界与参与世界、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基本关系。一方面,加强智育,深化课程改革,创新教学方式,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,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学习、探究学习、操作学习、应用学习,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,培养创新人格,发挥教学的“启智增慧”育人功能。另一方面,加强实践教育,创新教育,完善实践育人体系。加强劳动教育,开展科技实践、社会实践和生存锻炼,建设实践课程,引导实践学习,学以致用,联系生活,联系实际,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实现学科育人、文化育人、社会育人、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功能。


03

建构知行合一的育人系统,

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

建设知行合一的育人系统,坚持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必须创新育人体制机制,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。遵循知行合一规律,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,优化学生成长环境,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类自然资源、红色资源、文化资源、科技资源、体育资源、国防资源、企事业单位资源,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基地、劳动教育基地、研学旅行基地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,为践行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创造有利条件,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实践锻炼的条件,充分发挥全员育人、全面育人、全程育人的功能。


遵循知行合一规律,还需要建设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育人体系。建立和完善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育机制,达成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。加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,引导学生参与社会、体验社会、服务社会,在问题解决中学习,在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。


(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)


参考文献:

[1][4] 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.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[EB/OL]. http://www.gov.cn/zhengce/2017-09-24/content_5227267.htm.

[2] Faure, E.et. al.),Learning to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[M]UNESCO1972158.

[3]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. 教育——财富蕴藏其中[M].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199675-107.

[5] 王仕民. 简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[J].哲学研究,200807):30-33.

[6] 迈克尔·扬著. 把知识带回来: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论的转向[M]. 朱旭东,文雯,许甜,译,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2019003.



文章来源|《人民教育》杂志2022年第2期
责任编辑 | 李帆
文章作者 | 郭元祥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微信编辑|宋佳欣

推荐阅读


大山里的童声飞向世界,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?

英雄出少年!谷爱凌苏翊鸣摘金夺银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如何成功的

冬奥会开幕式里的古诗文,你知道出自哪里吗?

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,家长们需要调节心态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